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左朝请大夫鲁公察墓志铭乾道七年 南宋 · 周必大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七四、《省斋文稿》卷三二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
近世有儒学起家,锐意功名之士,曰鲁公如晦,官虽不大显于时,而姓名藉藉班列中。
始予自金陵入朝,以妇家有连相好也。
完颜亮将渝盟,公日诣丞相府论天下事,纚纚不止。
诸公虽知其才而不能用,常以是惜之。
其后予归庐陵,绝不相闻者累年。
会公弟季钦奉使江西,予问:「如晦今何如」?
季钦曰:「吾兄宦游不遂,退居里中,无意世事矣」。
暨予还朝,则闻公属疾。
未几,季钦遂以其讣来,且状家阀行事使之铭,义不可辞。
公讳,如晦字也。
其先秀州嘉兴人,徙海盐武原
曾祖延厚,祖惟辨,隐居不仕。
父寿宁,任右奉议郎,赠右通奉大夫,生六子,各教以学。
长詹,登第崇宁间,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
公少尤刻苦,绍兴五年季钦同登进士第
自是鲁氏子弟竞劝,举于乡者岁增多。
公初调建康府溧水县主簿,帅叶公梦得材之,命行江宁县事,百里以治。
叶公儒先吏师,与公论文计事率至夜分,其亲厚如此。
丁外艰
服除,为淮西江东总领所干办公事分司池阳
边烽初息,军费冗滥,公检柅其奸,岁省不赀。
魏公良臣出守,一见欢若平生,遂通婚姻。
用荐者升左从政郎,徙淮西茶盐司干办公事
两淮惟置漕臣,刑狱、常平、茶盐事悉隶焉,诸司有疑事,辄属公区处,无不中理。
舒州五邑争承,久不决,公为决之。
左宣教郎、充通州州学教授主管台州崇道观,起为淮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
刘纲鸠民兵十馀万,将校数百,声震北方,公赞助为多。
卒,众将乱,公训晓抚循,一军帖帖。
敌焚榷场,边民汹惧,公镇之以静,人为按堵。
主管官诰院
完颜亮既毙,太上视师江浒,诏公从行,兼领进奏院,文书填委,整暇若平时。
上即位,迁大理丞,治狱明恕,为时所称。
公三仕于淮,雅知南北形势、兵将勇怯,至是轮对,为上极言之,且请择大将以重兵屯形胜地,无事则力不分,有事以逸待劳,此上策也。
上深以为然。
户部右曹郎官,民有诣御史府诉婚田者辄请付公,皆得其情。
上方乐闻忠言,诏侍从台谏各率其属条具弊事。
公言风俗未正,纪纲未立,赏罚未当,语甚切至。
顷之,请治郡,得池州
隆兴二年,金再窥边,趣公赴镇。
淮人日夜南渡,公竭力招集,至者如归。
军士有得信箭,刻虏书云云者。
公笑曰:「此奸人规摇众尔」。
不为动,阖境晏然。
先是诸郡调丁壮防江,扰甚。
金师退,公以便宜散遣,朝廷咨美,仍诏他郡如之。
清溪出城南,水潦泛溢,人病于涉。
唐会昌中刺史李景业始作大堤于南,续长桥于北,揭名「通远」,往来便之。
岁久浸坏,公命增筑新堤,自城属齐山延袤数里,翼以嘉木,酾水为三道,桥跨其上,别揭新名,迄今以为利。
乾道元年,江浙大饥,上焦劳甚,遣使旁午。
会九华绵山竹生实,饥民就食,日千数。
公思有以宽上心,具以闻,而言者指为导谀,非本意也,坐罢郡。
士民怀公惠政,争挽留不置。
寻复主管崇道观,起知真州
已而叹曰:「吾志大而命不副,归与,以佚吾老」!
初,公筑「通隐」,诗人何卿麒、洪翰林迈、王端尹十朋、王司寇皆赋五言以美之,至是改曰「遂隐」,自为之赋。
客至辄歌呼饮酒,间以琴弈,酣适竟日。
素喜释氏书,晚自谓有所悟,哀乐得丧泊如也。
七年十一月六日以疾卒于正寝,享年七十有六,积官左朝请大夫致仕。
娶陆氏,封宜人,前卒。
四子:可简,左承议郎通判舒州
可适,右迪功郎严州司户参军、赠右承奉郎
皆力学工辞章,前卒。
可辅亦早世。
可复,右迪功郎广德军广德县主簿,济美垂裕,庶其在此。
二女:适左奉议郎枢密院编修官孙雄飞右儒林郎、监行在点检赡军激赏酒库所籴场魏仲恭
孙男九人:珏、幵、羽、兹、所、开、弼、翼、翚。
女二人:适右承事郎周准,右迪功郎蔡兴文
曾孙男三人:之茂、之柔、之纯。
女四人。
明年三月壬申,葬于湖州归安县至孝乡仙岭,与宜人同兆。
公性乐易,事父母、友兄弟根于诚,处朋友姻戚间皆得其欢心,家范整整,子孙率劝饬雍睦。
尤喜周恤亲族,乡党义之。
天性嗜书,少老如一,所论著要以名家者为师法,有文集三十卷、《汉纪考异》十一卷,集《皇朝要览》一百卷,又尝进《江淮表里图》,上边防十二事,盖将考古验今,自见于功名。
惜乎弗遂也,哀而系之以铭曰:
人患无志,不患无位。
人患不久生,功不患不成。
嗟吾如晦,由郎而守,仕非不偶;
踰七望八,年非不寿。
然而志竟郁于初,功弗究其图。
已乎已乎,其亦命矣夫!
夜至宁庵见壁间端礼昆仲倡和明日将去次其韵1155年 南宋 · 范成大
 押阳韵
杉松庑门森老苍,佛屋深夜幡花香。
借床睡倒恍何处,梦随潜鱼听惊榔。
咿哑禽语晓光净,窸窣草鸣朝雨凉。
哦诗出门怀二妙,春涨绕山湖水黄。
断肠诗集序淳熙九年二月 南宋 · 魏仲恭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六九
尝闻摛辞丽句,固非女子之事;
间有天姿秀发,性灵钟慧,出言吐句,有奇男子之所不如,虽欲掩其名,不可得耳。
如蜀之花蕊夫人,近时之李易安,尤显显著名者,各有宫词、乐府行乎世。
然所谓脍炙者,可一二数,岂能皆佳也?
比往武陵,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诵朱淑真词。
每窃听之,清新婉丽,蓄思含情,能道人意中事,岂泛泛者所能及,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。
早岁不幸,父母失审,不能择伉俪,乃嫁为市井民家妻。
一生抑郁不得志,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。
每临风对月,触目伤怀,皆寓于诗,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气。
竟无知音,悒悒抱恨而终。
自古佳人多命薄,岂止颜色如花命如叶耶!
观其诗,想其人,风韵如此,乃下配一庸夫,固负此生矣。
其死也,不能葬骨于地下,如青冢之可吊,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。
今所传者,百不一存,是重不幸也。
呜呼冤哉!
予是以叹息之不足,援笔而书之,聊以慰其芳魂于九泉寂寞之滨,未为不遇也。
如其叙述始末,自有临安王唐佐为之传,姑书其大概为别引云,乃名其诗为《断肠集》。
后有好事君子,当知予言之不妄也。
淳熙壬寅二月望日,醉□居士宛陵魏仲恭端礼书。
按:《断肠诗集》卷首,南陵徐乃昌影印元刻本。